订阅
组织放生的词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,作为上海的风云人物耿金章,很多时候他就像是老干部一般,坐在主席台上从容不迫地作报告。 作为张春桥和王洪文的“死对头”,耿金章绝非是等闲之辈,安亭事件爆发以后,阴错阳差,耿金章一度成为了与王洪文平起平坐的“领头人”,那么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来头,最后结局又如何呢? 一、成为了“领头人” 1966年11月,在投身于造反运动的王洪文主持下,上海“工总司”正式成立了。不过由于上海市委的不认可,导致王洪文非常生气,决定要开会商讨如何批判上海市委。 会议开完了以后,王洪文带领着一帮“造反派”冲到了上海市委,当时的场面闹得一发不可收拾,因为觉得自己的权益没有受到保障,王洪文他们一众人冲到了上海的火车站,准备要去北京告状。 然而,火车最终停在了距离上海安亭站不远的地方,然后众人在王洪文的指挥下集体卧轨,这件事情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,使得沪宁线中断了一天多,这就是历史上安亭事件。 为了遏制事态的发展,张春桥来到了安亭,他与王洪文商讨密谋了一阵以后,王洪文便带领“工总司”的一众人返回了上海。 然而,依旧有一小部分人不听劝阻,选择了继续北上,由于队伍里没有主心骨,导致各种事情都非常混乱,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当他们达到昆山的时候,决定要选出了一个“领头人”,被选出来的就是耿金章。 耿金章之所以能被大家推选出来的理由非常简单,因为他是共产党员。当时在造反队员中,党员非常少,后来耿金章主动站出来说自己贫农出身,而且还是一名复员军人,就这样,在大家的拥簇下,耿金章成为了队伍的核心人物。 后来,在耿金章的带领下,队伍到达了苏州,这时候张春桥也来到了这里,出面再次与他进行了谈判,不久后耿金章带领着队伍回到了上海。 二、个人的成长历史 耿金章的老家在山东曹州,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便都去世了,所以小时候也没念过什么书,为了能吃饱饭,他一直在地主家干活。 战争时期,他选择参军,成为了国民党军队的一名上等兵。在解放济南的战役中,耿金章被俘虏,很快他便选择参加了解放军,而且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变成了排长,并且在1949年加入了共产党。 1957年,耿金章从部队复员后,被分配到了上海的中泥造纸厂,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,而且一干就是7年,后来因为表现突出,他被提拔成为了副工长。 耿金章从来都没有想到,自己有一天竟然可以与王洪文平起平坐。虽然耿金章没有读过多少书,但是在部队多年的经历,让他具备了比较好的组织能力。当他带领众人回到上海的时候,正常来说,这支队伍肯定就是原地解散,大家各自回到厂里。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,耿金章把大家带到了一个剧场,另立了山头,然后成立了“北上返沪第二兵团”,还任命了自己为兵团的司令员。后来,在耿金章的带领下,这个兵团人数最多的时候竟然有五六十万人,耿金章也成为上海滩赫赫有名的“造反司令”。 耿金章是一个喜欢爱闹腾的人,名义上这个“二兵团”是“工总司”下边的一个队伍,可是他却带领着自己的人与王洪文抗衡,而且有一段时间,“二兵团”的实力竟然比总部还大。 三、最终被关押起来 耿金章经常与王洪文闹对立,王洪文扬言要把耿金章开除出“工总司”,而且还罗列了他很多罪名。了解这种情况的张春桥便出面找到了耿金章,还单独约他见面,希望他和王洪文两人能够团结一致,不要总是相互唱反调。 张春桥表面上劝说耿金章要与王洪文团结,可是暗地里他与王洪文却把耿金章撇在了一边。让耿金章十分恼火的是,张春桥几次都劝说让他解散“二兵团”。后来,张春桥在上海的秘密夺权行动,依靠的也是王洪文的“工总司”,完全把耿金章排除了在外。 气急败坏之下,耿金章把目标瞄准在了陈丕显和曹荻秋二人的身上,而且还将二人关押了起来,因为王洪文他们召开各种大会都需要二人参加,然而耿金章就是扣押这二人不放,就这样与王洪文作对,与张春桥闹独立的耿金章,被视为了异己。 随着双方的矛盾不断加剧,一天王洪文决定约耿金章到国棉31厂谈判,可是在耿金章到达了谈判的地方,王洪文却没有来,然后王洪文手下的一帮小弟便把耿金章逮捕了起来。耿金章被关押了起来了以后,他带领的“二兵团”很快就被解散了。 结语 后来,耿金章被放了出来,已经是孤家寡人的他,手里要人没人,要权没权,张春桥给他了一个基建组副组长的闲职,耿金章只能无奈接受,紧接着他很快就消失在了大家的视野中。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